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

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查询(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

2024年8月26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随来了解下。

2024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主题是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深入开展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倡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推动金融健康的社会共建,促进共同富裕。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络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查询(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

2024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注重提升金融素养,宣传普及金融消费者生产生活所需金融知识。

二是倡导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帮助金融消费者守住“钱袋子”。

三是聚焦重点人群、金融常识、热点问题、跨越数字鸿沟等,贴近社会公众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四是提供专业、便捷的投资者教育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是争做金融好网民,共建网络美好精神家园。

六是强化金融风险提示,识别、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从2019年开始,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连续四年开展每年9月份的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与往年相比,2024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合力更为增强,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元,重点更为突出,更加注重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活动主题中明确提出,面向金融消费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深入开展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在提升活动有效性方面,央行充分利用两年一次的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动态把握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和薄弱领域,以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农民等重点人群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针对性强的金融知识普及内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主题宣教活动。同时,精心打造了一大批新媒体金融宣教精品,探索适合不同人群的有效宣传路径,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网站、公众号等官方数字渠道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出“一码直达”金融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利用全媒体渠道推动金融知识精准直达,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表示,突出四个“聚焦”,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针对性。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等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弥补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短板。聚焦金融常识,对消费信贷、个人信息保护、数字化金融服务、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等涉及日常生活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开展教育宣传,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聚焦热点问题,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加大风险提示力度。聚焦跨越数字鸿沟,继续加大养老领域、涉老年群体金融知识普及,推动实现消费公平,切实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金融领域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

关于金融消费者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的问题,提到一套防金融诈骗的小贴士,叫做“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

“二问”就是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就是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

“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关于金融产品的查询方式,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线上就有不少便利的金融产品查询渠道。例如,通过中国理财网可以查询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通过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页面可以查询各类基金管理机构及产品的基本信息。通过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可以查询相关保险产品信息等等。

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金融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存好报案凭证,并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寻求冻结账户等帮助。总之,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话,牢记要选择正规渠道和产品,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查询(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